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法官札记

        用激情服务经济转型,用奉献诠释人生价值

          发布时间:2014-11-26 17:59:03


            对于我来说,人生有价值来体现,才不枉这一辈子。我是一个平凡的人,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地轰轰烈烈,也没有位居庙堂之高的权力,能够做一番伟大的事业。但我有自己的理想,我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。我所从事的工作,在我看来,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份职业。选择了司法工作,就意味着选择了将“为人民服务”进行到底的责任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却这般都付于断井残垣”,红楼梦里的这句话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变化性,显然,是有很大的悲感和惆怅情绪在里面。而我想表达的是这么多年来,我也见证了很多变化,然而感受却截然不同,这些变化让我欣喜,让我的步伐难以停止,让我心中坚持的理想依然如美妙的音符在跳动,颤动不已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眼看如今的焦作,厚重的历史人文感、新兴的产业集聚区等都让人很难想象过去的“黑色煤城”是多么疲惫,多么无精打采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目标的提出,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昂扬斗志和豪迈情怀。作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,作为一名法院的普通干部,我满怀憧憬,决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建设中去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,“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,他将一事无成,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。”工作中除了努力还不够,更需要一种态度,一种责任感。“积极参与转型工作,努力为转型做贡献”是我今后工作中时刻鞭策自己上进的动力。办公室负责全院的事务管理,工作比较繁琐,但我会努力将每件事情做到心中有数,不嫌多,不怕烦,不怨苦,不叫累,更好地为审判工作服务,更好地为全区大局服务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切都始于平凡的努力。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,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。它是本质上的一次蜕变,这种蜕变任重而道远,需要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并存,善于学习、掌握规律。在法院工作的二十多年里,我越来越深刻地懂得,人生的价值,它并不跌宕于慷慨的陈词,而更起伏于忙碌的奔走,它并不活跃于场面的喧闹,而更深厚于默默的奉献,它并不壮丽于感人的宣言,而更沉淀于风雨的洗礼!

            信仰,是人生旅途中指引方向的路标,法官职业的崇高,正是这个群体以“公平正义”为自身的信仰,人们视他们为公平正义的化身。作为一名法院干警,我也经常在思考,经济社会转型阶段,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,面对种种诱惑,应如何保持内心的澄净呢?宋鱼水有一句话说得好:“一名法官如果在人情关、关系关上失守,也许会得到一些看得住的东西,但失去的却是作为一名法官最神圣的公正和尊严。”我会一直坚守自己的法律信仰,坚守原则不退缩,坚定信念不动摇,牢守职业道德底线,在工作与生活中安贫乐道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我的能力有限,但我的努力无限。转型需要的是敢为人先、永不言败、积极进取的激情与活力,需要我们铭记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。既然我们把自己的信念、青春、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,就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,对党负责、对法律负责,对社会负责、对人民负责,用一颗忠诚的心,用脉搏中流淌着公平和正义的血液,为大局服务,为人民司法,为经济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!

        责任编辑:廉玉光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