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,静静地洒在小区浅绛色的围墙上。小区的大门,近乎关闭着,只留了窄窄的一道出口,仅容一人可以通过。
2月2日,正月初九。往年今日,家乡的人们该上班的上班,学生该上学的上学,各行各业该开张的开张,街上是喧闹的,拥挤的,车水马龙,川流不息。
如今,一切落入寂静。
春节假期被延长了。收到通知后,心中没有半点欣喜,反而陡增无限悲凉,独自在书桌前枯坐了许久。那一刻,心里只有一个愿望:祈愿疫情早除,天佑中华,国泰民安。
这几天,城封了,小区封了,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,卧室到厨房,厨房到客厅,客厅到书房,蜇伏在几十平方米的蜗居里,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“苟且偷生”的滋味。
城封了,路封了。心,却是封不住的。爱与忧,思与怕,惜与痛……也是封不住的。自己虽是位卑身轻,一介布衣平民,身居陋室,非州官县吏,但“国家情怀”还是有的。每天,大量的图文信息,令人潸然泪下、可歌可泣的故事,无一不撞击着我善感的心。
那些远离乡井、背负使命从全国各地奔赴疫区的中国军人,那些奋不顾身、舍生忘死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,那些不眠不休、夜以继日的修建“火神山”、“雷神山”医院的建筑工人,那些顶着风沙、冒着酷寒进行防疫检验的交通警察,那些胸佩党徽、凛然无畏的巡逻在各小区各街道的各单位执勤人员……他们正承受着怎样的艰辛和压力!
更有,如,着名呼吸病学专家、84岁的钟南山院士,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,以战士的勇敢无畏、学者的铮铮风骨和医者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,挺身而出,冒死犯险,他的名字,他所代表的精神,已成为全国人民心中,英勇抗疫的一面飘扬的旗帜。
再如,“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”的获得者,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,1月23日,武汉封城的第一天,他依旧全副武装,开着电动轮椅,来到门诊部坐诊。看了一辈子的病,他早该停下来歇歇了,却依然为了病人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。
他们都是已逾古稀、或近于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啊,可在国家遭遇危难之际,他们依然挺身而出,甚至拄杖而行,为国家担当,为政府分忧,慰百姓于慌恐,救生民于水火……
……
还有,无数无数的,不胜枚举的无名英雄,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,默默无闻、废寝忘食,为这场无声的战役,奉献着自己的,那一点点微弱的光和热。
21岁、32岁、45岁、63岁、84岁、86岁……他们是儿子、是女儿、是父亲、是母亲、是爷爷、是奶奶,他们是自己家庭中一个个普通的一员。可“国家有难,匹夫有责”,他(她)们一个个鞍马劳顿、“逆行”驰援、慷慨赴难、悲悯苍生、救死扶伤……一颗颗赤子之心,一腔腔殷殷深情啊!
什么是中华儿女,什么是国家精神,什么是民族脊梁?他们是!
也许,也只有这段时间,许多人,才和我一样,才真正地理解,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!”这句平时被大家烂熟于心的话,到底有着多重的分量。
其实,这世上,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。只是因为有人需要,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,成为英雄……
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女子,写到这里,我泫然泪目,停笔,凝噎,默然饮泣……为这次疫情中逝去的同胞惋惜,被战斗在一线的英雄感动,为无数个平凡人们的琐碎事迹触动。
寂然凝虑,悄然动容之际,一个温和、慈爱声音,从天际传来:孩子,一切终将过去。请坚信,短暂的黑夜之后,会是新的白昼。
你听,好消息不断传来:多人已被治愈;一个个新生命在产房诞生,歌唱着来到人间;迎春花已悄然绽放……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在前方。
是的。不久的将来,一切的伤痛,都会过去。一切的幸福美好,又都将开始。
请,心怀勇气和希望,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,待到疫尽病除,日月山河同贺;等春暖花开,我们再深情拥抱。